這兩個詞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方賭場中使用的籌碼。在賭場中,藍色籌碼價值最高,紅色次之,白色最低。人們將這些用語引申到股票市場上,形成了“紅籌股”和“藍籌股”這兩個概念。
紅籌股最初是由一些中資公司收購香港中小型上市公司后改造而成的,例如“中信泰富”。近年來,內地一些省市還在香港上市的窗口公司改組,形成了更多的紅籌股,例如“上海實業”、“北京控股”等。紅籌股已成為除B股、H股外,內地企業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籌資的重要途徑。紅籌股的興起和發展,對香港股市也有著積極的影響。
與紅籌股相對應的是“藍籌股”,它們是在所屬行業內占有重要支配地位、業績優良、交易活躍且紅利豐厚的大公司股票。藍籌股可以分為一線藍籌股、二線藍籌股、績優藍籌股等。一線藍籌股通常指業績穩定,流通股和總股本較大,具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例如工商銀行、中國石化、貴州茅臺等。二線藍籌股相對一線藍籌略遜,但同樣是行業內響當當的龍頭企業,例如海螺水泥、煙臺萬華、美的電器等。
通過了解紅籌股和藍籌股的區別,投資者可以更加準確地進行投資和資產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