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300指數是指滬深證券交易所于2005年4月8日推出的專業術語,用于反映中國證券市場股價的總體情況和運行狀況。它可以選取樣本的方法是基于最近一年的五個指標進行比例加權平均。這些指標包括日總市值、日流通市值、日流通份額、日交易量和日交易份額。其中,流通股比例為7%以下的股票使用流通股資本進行加權,流通股比例在30%到40%范圍內的股票使用流通股資本和總股本的比例進行加權。樣本中的股票每六個月調整一次。滬深300指數的基準日為2004年12月31日,基準指數設定為1000點,以當日調整后的300只成份股市值為基準計算。如今,滬深300指數作為一個市場觀察市場趨勢的重要指數,為市場產品的創新提供了前提。盡管滬深300指數的編制方法優于上證指數和深圳成份股指數,但大多投資者仍將上證指數視為最重要的市場指數。機構投資者可以通過上證指數影響市場情緒,進而影響滬深300指數。雖然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在市值排名中并不是第一,但它們對滬深300指數的影響并不亞于招商銀行和中信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