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外匯占款是指國家通過購買外匯,以本國貨幣充當支付手段,因此而導致“貨幣供給”增加。這主要是因為外資引入后需要兌換成人民幣才能在國內使用,因此國家為了滿足外資的換匯需求而增加了資金投入。
另一方面,外匯儲備是通過貿易順差和資本流入等渠道積累而來,并集中到本國央行內。其來源和形成方式與外匯占款有所不同。
在作用方面,外匯儲備主要用于調節國際收支、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提高融資能力、增強綜合國力等等,具有較為廣泛的經濟和政治功能。
而外匯占款主要用于增加“貨幣供給”,當其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影響貨幣政策的目標,改變基礎貨幣的投放渠道和貨幣擴張的時滯等。因此,外匯占款的作用相對較為有限,主要集中在貨幣政策層面上。
綜合來看,外匯占款和外匯儲備雖然都與外匯有關,但其本質和作用存在差異,需要做出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