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7日,一個網絡組織宣布發布了一種新的P2P虛擬貨幣,名字叫做萊特幣(LTC)。萊特幣簡稱LTC,英文名是LiteCoin,望文生義,lite的意思代表著輕量級,萊特幣其背后的含義,就是輕量級貨幣。其實就是基于比特幣協議的一種貨幣,但是并不要求極高的計算能力,使用普通電腦也可進度行挖掘。
關于虛擬幣的概念,主要代表觀點有以下三種:
1.虛擬兌換工具說。虛擬貨幣被界定為網絡游戲中的虛擬兌換工具,除此之外并無其他用途與職能。2009年6月4日國家文化部下發的《文化部、商務部關于加強網絡游戲虛擬貨幣管理工作的通知》采用此說。
2.貨幣部分職能說。虛擬貨幣具備真實貨幣的部分職能,近似貨幣但又不是貨幣。有學者將虛擬貨幣分為初級虛擬貨幣、硬通貨初級虛擬貨幣和高級虛擬貨幣三個階段。在第一階段的虛擬貨幣由非金融機構發行,借助計算機網絡在小范圍的商家與持有者之間流通;第二階段的流通領域擴張到了所有接受初級虛擬貨幣的商家;理想中的第三階段是由中央銀行或者特定金融機構發行,虛擬貨幣成為能在虛擬世界中流通的法定貨幣。當前的虛擬貨幣僅處于初級階段。
3.數字貨幣說。虛擬貨幣基于數學算法成立,不需要第三方信用機構的介入,任何達成一致的參與者都能使用,可以在網絡虛擬空間發揮多種貨幣職能。如有學者認為,數字貨幣是基于計算機技術開發出來,以嚴格的數學算法或加密技術保證安全性與專有性,在虛擬社區成員中流通且不受監管,不以物理介質為載體的虛擬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