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生在剛進入股市的時候對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認為自己已經學會了股市的皮毛。2000年初,他買入了中關村這只股票,因為它的股價已經啟動多時。然而,該股一路下跌,陸海生想著跌幅已經很深,應該是買入時機了。于是他以一半的資金買進了中關村,小賺一筆后沒有賣出,結果中關村股價繼續下跌。到了2000年9月,股價一直在26元左右盤整,陸海生決定再次補倉,結果股價并未反彈,反而繼續下探,最后他只能全部拋出,造成資金大縮水。
從中關村的失敗經歷中,陸海生學會了遠離持續走弱的股票。他發現了廈工股份,感覺它的走勢很穩定,于是買入了該股。不過,他只用了三分之一的資金買入,因為受到中關村的經驗教訓,他想保存實力以備未來再戰。隨著廈工股份股價的上漲,他又補倉了一部分資金,最后在股價達到14元時拋出了股票。雖然賺的不多,但至少彌補了中關村的部分損失,而且他從中學會了一些補倉的技巧。
陸海生強調,補倉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在選擇補倉股票時,要考慮成交量和換手率,弱勢股在市場反彈時無力反彈,在市場下跌時很容易下跌。而那些成交量大、換手率高,在市場下跌時抗跌性較強,在市場反彈時率先上漲的強勢股才是值得考慮補倉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