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順勢而為:買入處于上漲走勢的個股,避免逆勢而為,買入下跌趨勢的個股。
2. 重勢而不重價:即使股價已經較高,如果上漲勢頭還有潛力,仍然可以介入;不要買入處于下降通道的低價股。
3. 重時而不重股:時間比個股選擇更重要,買賣時要看準時間,例如在大盤普漲時買入個股,在大盤大跌時減倉或觀望。
4. 高拋低吸:在股票走勢低位時買入,在高位賣出,利用股票的差價獲利;可以根據個股的均線來確定賣出和買入的時機。
5. 設置止盈止損位置:設定好止盈和止損位置,將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可以利用個股的缺口、均線、歷史高低位來確定止盈止損位置。
6. 合理控制倉位:切勿全倉操作,最好輕倉操作,保留足夠資金來應對個股后期下跌的風險;在個股下跌時還能補倉以平攤成本和分散風險,可以使用金字塔型、矩形型、漏斗型倉位管理方法等。
7. 技術面和基本面相結合:不僅僅關注技術面或基本面,要結合兩者來分析,尋找更好的買賣機會。
8. 分散投資:避免集中投資,可以考慮買入兩到三只股票;需要注意的是,買入股票時要避免過于相關,以實現分散風險的目的。
9. 不要被主觀意識牽引:嚴格遵循投資策略,不被主觀意識左右,例如在個股下跌時,不要幻想后期會反彈而繼續持有。
10. 關注市場熱點:當個股處于市場熱點時,可能會引發大量投資者買入,推動股價上漲;相反,當市場熱點過去,投資者可能會賣出股票,導致股價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