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盈利要求:主板要求企業在連續三年中都需盈利,而創業板只要求企業預期市值不低于50億元,近一年的營收不低于3億元,并沒有盈利要求。
2. 營收要求:主板要求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累計營業收入超過3億元人民幣,而創業板只要求近兩年的凈利潤為正且累計不低于5000萬元,并沒有營收要求。
3. 現金流要求:主板上市要求企業有一定的現金流,而創業板沒有相關規定。
可以看出,創業板的上市條件比主板市場更加靈活、門檻更低。這對于上市公司來說是一件好事,但對于投資者而言,選擇到基本面較差的股票的概率也增加了。在創業板投資中,投資者應更注重上市公司的價值。
補充說明: 上市是指企業首次公開募股(IPO)的過程,企業通過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向投資者增發股票,以募集資金用于企業發展。在國內,上市有三種方式:在國內證券交易所(例如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直接在國外證券交易所上市(如香港證券交易所、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通過在海外設立離岸公司并以該離岸公司的名義在境外證券交易所上市(紅籌股)。
上市流程包括企業改制階段和上市階段。企業改制階段涉及的問題比較復雜,通常需要借助專業機構完成。包括確定券商、其他中介機構的選擇,由企業成立改制小組,并協調企業與各有關部門和中介機構的關系,配合會計師、評估師、律師等進行審計、評估、法律事務的處理,并負責投資項目的立項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提供,完成各類董事會決議、申請批文,并負責新聞宣傳報道和公關活動。
券商主要負責制定股份公司改制方案,制定股本總額、股權結構、招股籌資、新股配售的方案,并協調各方的業務關系和工作結果。會計師事務所負責驗資、協助企業進行賬目調整,建立財務會計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對企業的經營業績進行審計,并審核盈利預測。資產評估事務所負責評估投入的資產,土地評估機構負責對土地使用權進行評估。律師事務所協助企業編寫公司章程、合同,審查文件,并提供法律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