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爽的經歷是從執業律師到鳳凰衛視副總裁,最后到鳳凰新媒體的CEO。劉爽的判斷是鳳凰新媒體是鳳凰網的學名,他更愿意把自己執掌的平臺稱為鳳凰網。
劉爽認為,微博在國內缺乏傳播環境,大部分內容都是名人的口水、百姓的家常和瑣碎、情緒化的東西。從這個意義上說,微博就是個放屁的地方。但是他也承認自己當初有兩個判斷失誤,首先是低估了管理層的寬容度和大度,其次是認為觀點交鋒無法在限制在140字之內交代清楚。
在眾多中資概念股面臨信用危機的當下,劉爽不認為這是互聯網泡沫的再次來襲,因為相較于2001年上市公司的群體,當下的中資概念股在現有的上市申報流程中經歷了層層把關,基本面相對成熟。
深潭一文從劉爽的成長經歷、他的觀點和戰略、以及他的論斷,展現了劉爽的“爽快耿直、霸氣外露”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