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市也存在有限售股的情況,上市時并非所有股份都可流通,公開發行的股份也并不多。因此,存在減持限制。在美國,限售股解禁后的減持主要依據《證券法》第144條款。這個條款規定了嚴格的減持比例。根據美國法律規定,限制股份一年鎖定期后,可以減持同類已發行股份的數量不得超過1%或該股票在前四周內的平均每周交易量中較大的一個。由于美國的股票流通率相對較低,年度換手率只有1%左右,因此,年度減持很難超過總股本的1%。因此,年度減持的數量無法達到清倉減持或動輒5-6個百分點的水平。美國的減持制度以二級市場投資者為主導,此制度很值得贊揚。股票的原始股東持股成本較低,如果原始股東先行解禁,而在此期間二級市場投資者并不知情,這將導致不公平的結果。A股市場最大的問題在于原始股東利用信息優勢操縱股價,自己解禁后立刻減持,讓二級市場投資者高位買進。但是,目前A股市場的減持制度已經泛濫成災。一些專家提議放寬減持,這將導致A股市場難以出現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