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次新股解禁之前,投資者通常會感到心理恐慌。他們擔心大量限售股解禁對市場造成下行壓力,進而拋售股票導致股價下跌。這主要是因為解禁會擴大市場供應壓力,并影響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認可程度。
要衡量上市公司面對的擴容壓力,需要考慮解禁比例。解禁比例越高,供應量越大,股價下跌的預期也就越大,解禁考察期內的超額預期收益率也就越低。同時,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認可度程度取決于公司的基本面。基本面良好的公司,在限售股解禁后如果股價下跌,會給投資者提供逢低吸納的機會,減輕股票供應量增加而產生的壓力。這就是次新股解禁對股價影響的一個方面。
其次,次新股解禁之后,原始股東的實際減持會增加二級市場上的股票供應,導致股價下跌。這主要是因為原始股東獲利豐厚或認為上市公司股價高估,或公司基本面變差,從而拋售股票。
相較而言,原始股東比普通投資者更加了解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市盈率和市凈率越高的公司,股價被高估的可能性較大,未來上升空間較小。因此,限售股解禁后,原始股東更可能拋售股票,進而導致股票大跌。解禁考察期內的超額預期收益率也就較低。反之,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長性和償債能力等基本面因子表現良好,原始股東在解禁后減持股份的可能性較小,投資者對限售股解禁的心理恐懼也就越小。解禁考察期內的超額預期收益率也就越高。原始股東的預期收益率高低取決于上市公司上市以來的漲跌幅。上市公司上市以來漲幅越大,原始股東的預期收益也就越大,原始股東減持的意愿也就越強,解禁考察期內的超過預期收益率也就越低。
除此之外,股票市場整體環境對股價也有很大影響。整體環境直接反映了投資者的信心和市場資金狀況。當市場情況良好,投資者情緒高漲,市場資金充裕,次新股解禁對股價影響的心理恐懼就較小。即使原股東減持股票,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市場承接壓力。反之,解禁事件則會成為時刻懸掛在投資者心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因此,如果次新股解禁發生在大盤處于上漲行情階段的時候,解禁期間的超額預期收益率一般會較高。
總之,次新股解禁對股價有很大影響。除了考慮解禁比例、上市公司的基本面,還需要關注原始股東的業績表現和整體市場環境。只有做足了功課,在次新股解禁期間才能做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