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價格上漲代表預期收益增加,但是這在債券中并非如此,債券價格上漲預期收益反而下跌。為什么會這樣呢?債券預期收益率由債券面值、償還期和票面利率組成。債券面值是債券的票面價格,通常是100元;償還期是債券償還本金的期限,用來計算付息次數(shù);票面利率用于計算債券的利息。此外,債券的預期收益還包括買賣差價。投資者購買債券后可以在市場上進行買賣,賺取差價收入。如果一個面值100元、償還期1年、票面利率5%的債券售價為95元,投資者購買后持有到期時既可以獲得固定的利息收益,又可以獲得5元的差價收入,總預期收益率為(5+5)/95*100%。因此,當買入債券的價格越高時,債券價格上漲的同時,投資者的差價收入越少,總預期收益率也越低。所以債券價格與預期收益率存在著反比例關(guān)系。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