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的是,如果已經在“擴散三角形”形成時賣出股票,就比較容易避免錯誤。此外,即使“擴散三角形”要向上突破,也會出現一些預兆。通常,在該形態的第三次下跌時,成交量會迅速萎縮,這就說明市場情緒正在發生變化,人們的持股信心已趨穩定,這與“擴散三角形”最后階段成交量急劇放大形成反差。股價隨后會在上邊線稍作停留,或者進行一次小幅回調,下跌明顯無力。通過這些確認,投資者可以更好地觀察“擴散三角形”是否會出現變異。如果情況確實有所變化,可以及時更改投資策略,由做空變為做多。這種操作方法隨時可能發生變化,但不會與一般情況下把“擴散三角形”看作股價下跌的先兆相沖突。
“擴散三角形”向下突破有兩種情況:一是跌破下沿后回抽再次向下,二是直接跌破下沿。
“擴散三角形”的特點是多數出現在升勢中,高點不斷創新高,而低點則持平或下降。高點連線和低點連線相交于左側,形態呈向右擴散的喇叭狀。雖然大多數情況下該形態會發生整理后下跌的情況,但并不一定會放大量。在該形態形成期間,成交量常常出現不規則波動。這種形態源于投資者的情緒沖動,他們瘋狂追漲殺跌,導致股價非正常波動。
投資者應該注意的操作是:該形態是大跌市來臨的先兆,升勢已盡,必須賣出;在破位前可高拋低吸,如果發現并確認破位(跌幅超過3%),應當在跌破下沿或回抽至下沿時止損離場。雖然不能準確估計未來跌幅,但總體來說跌幅將較大。雖然“擴散三角形”也有可能會向上突破,但這種情況比較少見。對于穩健并保守的投資者而言,“寧可錯過,不能做錯”,不必過于迷戀于這種風險大于收益的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