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新股 IPO 定價機制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的變化和發展:
1. 初期階段:政府定價
在中國剛剛開展股票市場時,市場上沒有定價機制,政府采用“官定價”的方式來確立新股 IPO 的價格。即由官方機構(如證監會)根據企業財務信息、市場需求等因素來確定新股發行價格。
2. 中期階段:固定價中簽
在這一階段,新股 IPO 價格基本上是由公司和承銷商商定。投資者則通過“申購”來競價,最終以“固定價中簽”的方式確定認購新股的價格。但這種定價機制存在一定的問題,包括價格和市場需求無法有效匹配、機構和個人投資者之間的認購機會不均等。
3. 現階段:市場定價
隨著中國股票市場的深化發展,證監會引入了“市場化定價”機制,即新股 IPO 的發行價格由發行人和承銷商商定,但最終定價在市場上進行,投資者通過以市價競拍的形式來確定購買價格。這種機制能更好地匹配股票需求和供應,保障投資者的公平競爭權利。
總體來說,中國新股 IPO 定價機制從官定價到固定價中簽,再到市場化定價,不斷適應市場的變化和需求,逐漸實現了從政府管控到市場自主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