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股市漲跌的背后是由買賣動力而引起的。在某些地方會出現賣出欲望大于買入的情況,而在另一些地方則是買入欲望大于賣出。前者形成了壓力位,后者則形成了支撐。典型的壓力位是整體盤面獲利5%的整數倍位置,因為獲利后的落袋為安的群體心理,構成了獲利拋壓。而支撐則可以是市場近期持股成本周圍的低位,也可以是到了特殊狀態的超跌。基本面、市場氣氛和資金是引起買賣動力的原因,而漲跌是動力的結果,價格則是這種漲跌的具體體現。任何一個因素都可以逆推買賣動力亦即壓力與支撐,從而尋找買賣時機,形成不同的操作流派。而成本即籌碼,則是一個較直接的因素。 然而,逆推買賣動力有失偏頗之處,需要多指標結合以提高準確率。總之,支撐與壓力是由股市群體分散決策形成的一致結果,而這個群體越大,決策時間就越長,規律也越穩定。因此,板塊指數的支撐與壓力要比個股明顯、穩定,也比較易于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