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利率。不建議購買毛利率低于20%的公司,尤其是傳統制造業和零售業中許多企業。雖然這些企業存在優秀的公司,但規模是成長的重要決定因素。通常只看毛利率在30-40%以上的企業,但需根據具體行業情況來決定。
2、股本。股本越小,擴張動力越強,發展潛力也越大。而適合中國股民投資的是小盤股,但總股本不應超過10億,越小越好,現在也難以發現質地好流通股本還很小的股票。
3、凈資產收益率(ROE)。這是一個很實用的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標,5-10%以上的企業是較好的選擇。
4、主營業務占比。僅考慮專注于核心業務的公司,主營業務占比越高,越是優質的公司。最好的情況是100%的主營業務占比。
5、股票價格。一般而言,價格越低,上漲空間越大,想象空間也更高。推薦的價格是在10-15元以下。
6、行業壁壘。毛利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業壁壘,50%以上的毛利率常常出現在軟件互聯網和醫藥行業。行業壁壘的重要性在于,稀缺的東西更有可能長期升值,更易于爆炒,但并不推薦資源類股票。
7、需求。需求是決定供給和價格的關鍵。推薦的投資對象將是那些對人民生活具有必要且難以替代的產品或服務。價格最好被發改委限價或可由自己定價。應當背靠政府或大型國企,其未來數年的增長可以確定。
8、股東結構。需單一大股東的支持,國內企業的股東往往會發生內斗。盡可能選優秀的單一大股東。即使存在獨斷專行和家族企業等問題,但這是可以分析和判斷的。如果能夠分析和揣摩每一個股東的利益訴求,那么一定有成為王亞偉的潛力。
9、非主業投資。不建議投資非主業過多的公司,它們往往是通過概念炒作圈錢或在主業增長放緩或前景變差時需要布局其他領域的公司。針對這種情況,選擇果斷賣出即可。